1. 首页 > 语录大全

关于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语录

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练习及答案(共9篇)的范文,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 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李欢欢。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练习及答案,本文共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练习及答案

①阿来与花,是否有着前世 的姻缘?至少,我没见过像他那么痴迷于花的男子!我与他多次同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无论是在新疆、黑龙江,还是在俄罗斯、意大利或是阿根廷,当一行人热热闹问地在风景名胜前留影时,阿来却是独自走向别处,将镜头聚焦在花朵上。花儿在阳光和风中千姿百态,赏花和拍花的阿来,也是千姿百态。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印象最深的是他屈膝拍花的姿态,就像是向花儿求爱。

②未认识阿来之前,读了令他名声大噪的《尘埃落定》,判定写它的人一定是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人。比起他的小说,阿来不高大,但他气质不俗,面上总是洋溢着平和的微笑,走起路来微微踮脚,富有喜剧色彩,整个人就像一首精短的抒情诗,与他热爱的花朵相得益彰。他幽默,睿智,豪爽,率性,与他同行,就是与快乐同行。记得在阿根廷,一个月色很美的夜晚,在一家乡村旅馆里,阿来请全团的人喝酒,他喝兴奋了,歪戴着帽子,拍手舞蹈着,唱起藏族的《祝酒歌》,那是我那一年听到的最动人的旋4.阿来如果不写小说,一定是个出色的歌手。他的歌声深情而忧郁,把我们深深感染了,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他唱起家乡的歌谣。那个夜晚的阿根廷的月亮,一定成了扩音器,把来自大地的歌声,播撒到了天庭。

③阿来是个会享受生活的人。他常带上钟爱的相机,带上书和茶,独自驾车出游。他的博客和微博,像花园,也像森林氧吧,你走进那里,总能看到花儿的影子,嗅到植物的 清新之气。他的作品,也是这样的充满了生机,大气而唯美,绝无顾影自怜的小伤感,更无貌似深刻的装神弄鬼。他有一支开阔而富有韵致的笔。众生在他笔下,都是平等的。如果说好小说是露珠的话,阿来的文字幻化成的就是露珠,熠熠闪亮,有着经典的光泽。《尘埃落定》之于阿来,是一顶沉重的桂冠。如果是一个心在庙堂的作家,可能会就此迷路,不知所向,失去创造力。而阿来是个被山峦照耀着的作家,是被河流滋养着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本身就是一座山,就是一条河,在他自己的疆域驰骋,永不疲倦,留下艺术的脚步。所以我们能在《尘埃落定》之后,仍然能听见《空山》的回音,能看见闪光的《格萨尔王》。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答案

④阿来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的藏区,有藏族血统。记得他在墨西哥,为母亲买了一串珊瑚项链。他提着项链对我说,一串好的珊瑚项链,就是一个藏族女人的梦。阿来写过诗,他的话充满诗意。他对藏族的感情,除了融汇到作品里,还体现在他的言论上。记得他写过一篇关于西藏的文章,没有那种强加于人的说教,他褪去了西藏那层“外人”幻想的神秘色彩,还原了一个历史的西藏,现实的西藏,文化的西藏。按照他的说法,就是把一个越来越形容词化的西藏,客观地厘清,成为一个名词的西藏。这样的西藏立场,深刻,全面,充满人性。

⑤阿来喜欢读书,今年我们在意大利参加首届中意文学论坛,在听完阿来的演讲后,同样饱学诗书的清华大学教授格非,高度赞扬他的演讲。说从同行者的发言中,能看出他们的边界在哪里,而阿来的却看不到,他是不可限量的。我想,他骨子里流淌着藏族血液,在山里长大,早年有过“游走”经历,对历史有着独到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文学有着自觉的审美追求,的确,他的天空是没有边际的。

⑥中国能够真正走向世界的作家并不多,阿来是其中的一个。走向世界,在我眼里,并不仅仅是你的作品被翻译的语种多,更不是你的译本多么畅销。因为在这个时代,那往往是政治的投机或是商业的迎合所带来的热闹 。真正的文学,还是有它自己的尺度,有它自己的价值。阿来的作品,因为唱诵着本民族独有的歌谣,因为那股与生俱来的神性色彩,因为作品漫溢的人性光辉,真正代表了中国文学。要知道,不论什么样的出版商,在面对着能给读者带来心灵泉水的作品时,都不会无动于衷的,而阿来的作品就具有这种品格。

⑦虽然认识阿来很多年了,但交往并不多。相信他也有不为人知的忧伤,有他的.脆弱,有他在文学之路上的困惑和彷徨,那是每个好作家都必然经历的。写他的这篇印象记时,恰好读到阿来写果洛的一篇散文,我非常喜欢其中的这段话:“风景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敞开,逼近,再敞开……然后,是我这个旅行者,以及载着我的旅行工具,从其间一掠而过。风景从身边一掠而过:缓缓起伏的丘岗,曲折萦回的溪流,星星 点点的湖沼,四散开去的草滩,还有牧人,和他们的帐幕,和他们的牛羊……再然后,那些风景在身后渐渐远去,闭合,滑落到天际线下。”

⑧阿来不知道,他穿行于这样的风景当中时,自己也成为了风景。他的如花世界,在尘埃与云朵之间,如此绚丽!

(选自《中华读书报》;11月9日)

【练习】

1.根据全文的内容,概括介绍阿来其人。(80字左右)(4分)

2.结合文意,根据要求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这时的花儿成了隐秘的河流,而阿来是自由的鱼儿。迟子建《阿来的如花世界》阅读答案

这个句子运用了 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3分)

(2)阿来的文字幻化成的就是露珠,熠熠闪亮,有着经典的光泽。

加点词 语“经典”的含义是 (2分)

3.简要分析第⑦、⑧两段在文章中的作用。(5分)

4.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标题“阿来的如花世界”巧妙道出了作者对阿来其人的总体印象及评价。

B. “我”与阿来相识多年,多次一同参加中外文学交流活动,彼此都十分了解。

C.《空山》和《格萨尔王》的问世,证明了阿来的创作心在江湖,并且永不止步。

D.“他穿行于这样的风景当中时,自己也成为了风景”化用自卞之琳的《断章》中句子“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E.全文结构安排匠心独运,清晰有序,让读者对阿来的认识由表及里,不断深入。

F.本文熔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语言质朴平实,篇章隽永,耐人寻味。

【参考答案】

1.阿来,四川阿坝人,藏族作家(1分)。为人乐观、平和,幽默、睿智、豪爽、率性;内心丰富,热爱生活,喜欢读书,痴迷于花(1分)。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1分),价值独特,能代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1分)。评分意见:能扣住籍贯、性格、代表作品、作品价值四个采分点即可。

2. (1)(3分)比喻。将徜徉在花间的阿来比作嬉游 在河中的鱼儿,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了阿来对花的痴迷依恋和其赏花拍花时的欢快自由。(2)(2分)阿来的作品充满生机,大气,唯美,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3. (1)卒章显志,赞美阿来的人生和作品都如花一般绚丽美好,丰富多彩;(2)与第②段的“未认识阿来之前”(或前文)相呼应,使行文严谨;(3)照应题目;(4)使读者对人物的认识更为完整真实。

(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

4. BF

篇2: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的世界下雪了

迟子建

① 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与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从我的居室到达我所描述的风景点,只需三五分钟。我通常选择黄昏的时候去散步。去的时候是由北向南,或走堤坝,或沿着河岸行走。比之堤坝,我更喜欢沿着河岸漫步,我喜欢河水中那漫卷的夕照。夕阳最美的落脚点,就是河面了。进了水中的夕阳比夕阳本身还要辉煌。当然,水中还有山峦和河柳的投影。让人觉得水面就是一幅画,点染着画面的,有夕阳、树木、云朵和微风。我爱看这样的画面,所以如果没有微风相助,水面波澜不兴的话,我会弯腰捡起几颗鹅卵石,投向河面,这时水中的画就会骤然发生改变,我会坐在河滩上,安安静静地看上一刻。

② 无论冬夏,如果月色撩人,我会关掉卧室的灯,将窗帘拉开,躺在床上赏月。月光透过窗棂漫进屋子,将床照得泛出暖融融的白光,沐浴着月光的我就有在云中漫步的曼妙的感觉。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里,我就是躺在床上赏月的。那天浓云密布,白天的时候,先是落了一些冷冷的雨,午后开始,初冬的第一场小雪悄然降临了。看着雪花如蝴蝶一样在空中飞舞,我以为晚上的月亮一定是不得见了。然而到了七时许,月亮忽然在东方的云层中露出几道亮光,似乎在为它午夜的隆重出场做着昭示。八点多,云层薄了,在云中滚来滚去的月亮会在刹那间一露真容。九点多,由西南而飞向东北方向的庞大云层就像百万大军一样越过银河,绝大部分消失了踪影,月亮完满地现身了。也许是经过了白天雨与雪的洗礼,它明净清澈极了。我躺在床上,看着它,沐浴着它那丝绸一样的光芒,感觉好像时光在轻轻敲着我的额头,心里有一种极其温存和幸福的感觉。午夜时分,云彩全然不见了,走到中天的明月就像掉入了一池湖水中,那天空竟比白日的晴空看上去还要碧蓝。这样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实在是难得一遇。看过了这样一轮月亮,那个夜晚的梦中就都是光明了。

③ 我还记得正月初二的那一天,我和爱人应邀到城西的弟弟家去吃饭,我们没有乘车从城里走,而是上了堤坝,绕着小城趟行而去。那天下着雪,落雪的天气通常是比较温暖的,好像雪花用它柔弱的身体抵挡了寒流。堤坝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只有我们俩,手挽着手,踏着雪无言地走着。山峦在雪中看上去模模糊糊的,而堤坝下的河流,也已隐遁了踪迹,被厚厚的冰雪覆盖了。河岸的柳树和青杨,在飞雪中看上去影影绰绰的.,天与地显得是如此的苍茫,又如此的亲切。走着走着,我忽然落下了眼泪,明明知道过年落泪是不吉祥的,可我不能自持,那种无与伦比的美好滋生了我的伤感情绪。三个月后,爱人别我而去,那年的冬天再回到故乡时,走在白雪茫茫的堤坝上的,就只是我一人了。那时我恍然明白,那天我为何会流泪,因为天与地都在暗示我,那美好的情感将别你而去,你将被这亘古的苍凉永远环绕着!

④所幸青山和流水仍在,河柳与青杨仍在,明月也仍在,我的目光和心灵都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

⑤ 几天前的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有关大雪的梦。我独自来到了一个白雪纷飞的地方,到处是房屋,但道路上一个行人也看不见。有的只是空中漫卷的雪花。雪花拍打我的脸,那么的凉爽,那么的滋润,那么的亲切。梦醒之时,窗外正是沉沉暗夜,我回忆起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哪怕窗外是一派鸟语花香。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我心有所动,迫切地想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我伸手去开床头的灯,没有打亮它,想必夜晚时停电了;我便打开手机,借着它微弱的光亮,抓过一支笔,在一张打字纸上把那句最能表达我思想和情感的话写了出来,然后又回到床上,继续我的梦。

⑥那句话是:我的世界下雪了。

⑦是的,我的世界下雪了……

(1)、下列对对这篇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全篇叙写了关于故乡的山水风情和生活片断,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故土和亲人的无限眷念,情感热烈奔放,感人至深。

B、第①段描写故乡淳朴清新、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也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清澈的灵魂。

C、第⑤段作者写了自己的梦境,并指出“不论什么季节,我都要做关于雪花的梦”,这是因为作者从小就对雪花有一种特殊的喜爱,这表现了作者深深的乡恋情结。

D、第⑤段中“看来环绕着我的,注定是一个清凉而又忧伤、浪漫而又寒冷的世界”,既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叹,也是作者对生命的自省。

E、结尾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既照应了题目,突出了主题,又显得情韵深厚,言有尽而意无穷。

(2)从全文看,文章首句有什么作用?并具体说说作者为什么喜欢回到故乡。(6分)

(3)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试结合第②段和第③段简要分析。(6分)

(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流露出作者的消极和悲观情绪,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探究。(不少于80字)。(8分)

答案:

11(1)AC

(2)①统领全文。下文对景物的描写,对亲人的回忆和抒情都是围绕这一句来写的。②作者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故乡有美丽宜人的自然风光,是值得留恋的;二是故乡是作者心灵的理想港湾,故乡的明月是那么的美好,永远给作者以生活的信心;三是故乡有自己的生活足迹,寄寓着作者对亲人的美好回忆和深深怀念。

(3)本文语言清新质朴,没有华丽的词藻,看似平淡无奇,却感人至深,让人感受到了作者为文的真诚和他的人格魅力。比如第②段,作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把读者带入心旷神怡、至高无上的优美意境,欣赏了那一轮“经历了风雨和霜雪的中秋月”,抒发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展示了作者的浪漫情怀,读来倍感亲切自然。又如第③段,作者叙写了自己与爱人雪地漫步的情景,文笔质朴无华,既营造了苍茫冷寂的氛围,又表现了夫妻的恩爱情深,情真意切,感染力强。

(4)示例一:我同意这种看法。文章所写的“月光”让人感到清冷,“雪花”让人感到冷寂,下了雪的世界是白茫茫的一片,苍茫、冷冽,意境凄婉孤寂,感情冷静、忧郁、伤感,读后感慨美好易逝,生命无常。全文流露出作者的消极悲观情绪。

示例二: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纵观全文,尽管作者经历了家庭变故(人生的曲折),但她选择了承受,展示了他的坚强和不屈,冷静中透出成熟。作者笔下那月光融融的世界是娇艳妩媚的,下了雪的天空也依然冷艳美丽。作者对故乡的美景、对生活、对写作仍然是一往情深的。文章启示人们,远离家乡与亲人,遭遇对生死与别离,生命才有更多的机会走向自觉与自强。(言之有理即可)

篇3:迟子建《苍苍琴韵》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最早聆听的琴声,是小提琴。

童年在小山村时,清晨时分,要是父亲唤我们起床得不到响应的话,他会动用两大法宝,把懒睡的我叫出被窝。这两大法宝是:狗和小提琴。

父亲会把屋门敞开,将在院子中守完夜的狗放进我的睡房,狗摇头摆尾地进来后,欢天喜地地把两只前爪搭在炕沿儿上,伸出柔软的舌头,哼哧哼哧地舔我的脸,直到把我舔醒。

要么,父亲会取下挂在墙上的小提琴,站在炕前,有板有眼地拉起来。琴声如黎明之船,驶入我昏沉的睡眠里,将我照亮。当我睁开眼的时候,琴声还在继续,玻璃窗上弥漫着朝霞,好像朝霞也喜欢琴声,特意从天庭飞来听琴。

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琴,是古琴吧。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常常出现“瑶琴”的字眼,说的就是它。我最早认识古琴,是1994年在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脚下。中秋节的晚上,一行人在大研古镇听老人们演奏洞经音乐。洞经音乐如同仙乐,至美至纯。在幽幽的丝竹声中,你能清晰地辨出古琴清丽的影子。古琴声宛如落在水面的星光,宛如生长在花蕾中的晨露。给整首乐曲带来湿润、清新的气象。据说有张古琴,有几百年的历史。它似乎还裹挟着时代梅花的苦香气,说不出的风雅。

我与古琴这一别,竟是十多年。

去年十一月,在香港城市大学的惠卿剧院,我又与古琴相逢。城市大学举办了一场古琴演奏会,请来了国内演奏古琴的名家。那天剧院爆满,作为主持人的城市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的郑培凯教授,特意穿上了一件灰色的长袍。演奏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丁承运先生,他是武汉音乐学院的教授,他首演的曲目是《白雪》。尽管剧场很安静,音响效果也不错,可是几百人的呼吸声聚合在一起,还是弱化了琴声,虽然古琴传达的是那种旷古的美感,但在大剧场听起来,它还是显得寥落了。第二个出场的是李祥霆先生,也许由于他是辽源人的缘故,他的《流水》和《幽兰》,粗犷豪放,如同一阵急雨,沁人肺腑,声声入耳。然而接下来的几位,又回到了初始的风格,尽管他们在演奏上无可挑剔,弹奏的又是名曲,如《忘忧》《平沙落雁》《长门怨》等,可是却缺少那种摄人魂魄的力量。未等曲终,与我同去的几位外国作家,有两位提前离座,一位酣然入睡。只有坐在我身旁的尼日利亚作家阿基耶拿,始终饶有兴味地欣赏着。演奏间隙,阿基耶拿问我,迟,你最喜欢哪一曲?我说最喜欢第二个人的演奏,他兴奋地叫道:我也喜欢他!看来李祥霆那苍凉雄浑的琴风,与尼日利亚大地上回荡的风是相似的。

这次演奏会,总感觉不如在丽江与古琴初识时来得惬意。我想古琴的独奏,最适合的场所还是在大自然中,在林中溪畔,在鸟语和落花声里。听众不须多,三五人,散坐在石头上。抚琴者完全可以把琴置于膝上,与松涛和流水唱和。由此说来,真正的风雅是私人化的。难怪王维在《竹里馆》里这样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OO三年,把古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琴由此成为了世上最苍老的琴。它们很难再回到曾让它们无比灿烂的那个时代,它们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落落寡和。但它们是巍峨的,如同冰山,风骨依然,难以征服。这样的琴哪怕有一天消失了,它留给天地间的,也是最美的一抹斜阳。

(摘自《扬子晚报》9月)

【拓展阅读训练及答案】

1.我懒睡时,父亲用狗或小提琴把我叫醒,请据此简要分析父亲形象。

答案: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和蔼可亲、疼惜儿子之人。

2.在城市大学举办了一场古琴演奏会上,主持人为什么“特意”穿上了一件灰色的长袍?

答案:主持人此举可能有以下含义,一是营造复古的气氛,二是向古琴致敬。

3.在城市大学听古琴演奏,为什么“总感觉不如在丽江与古琴初识时来得惬意”?

答案:究其原因,当年我听到的古琴,是裹挟在笙、笛和胡拨等乐器声中的。古琴有了唱和的,气势就大了。而且,那次欣赏洞经音乐时,坐在草墩上,手中又有高山雪茶在握。而在惠卿剧院听到的古琴,是大剧场不说,古琴还是单枪匹马地出场,剧场偶有的咳嗽声和手提电话的铃音,都伤害了音乐的品质。

4.文章标题“苍苍琴韵”有何含义?

答案:苍苍在此有沧桑、苍凉之意,感慨古琴悠远的历史、而今衰落的苍凉以及演奏时苍凉雄迈的琴韵。

篇4:迟子建作品《泥泞》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作品《泥泞》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泥泞》原文】

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缄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客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撤手人寰的老妇人。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蔓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弭.——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农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混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弦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采……

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⑤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泥泞常常使我联想到饿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罗蒙诺索走、柴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蒲宁、普希金就是踏着泥泞一步步朝我们走来的。俄罗斯的艺术洋溢着一股高贵、博大、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不能不说与这种春日的泥泞有关。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唐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萤如令,在北方的城市所感受到的泥泞已经不像童年时那么深重了。但是在融雪的时节,我走在农贸市场的土路上,仍然能遭遇那种丸违的泥泞。泥泞中的废纸、草屑、烂菜叶、鱼的内脏等等杂物若隐若现着,一股腐烂的气味扑八鼻息。这感觉当然比不得在永远有绿地环绕的西子湖畔,撑一把伞在烟雨淳淳中耽于幻想采得惬意,但它仍然能使我陷入另一种怀想。想起木轮车沉重地辗过它时所溅起的泥珠,想起北方的人民跋涉其中艰难的背影,想起我们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我为双脚仍然能触摸到它而感到欣慰。

⑦当我们在被细雨洗刷过的青石板路上走倦了,当我们面对着无边的落叶茫然不知所措时,当我们的笔面对白纸不再有激情而苍白无力时,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为此,我们真应该感谢雪,它诞生了寂静、单纯、一览无余的美,也诞生了肮脏、使人警醒、给人力量的泥泞。因此,它是举世无双的。

(选自《知识窗))第3期,选文有改动)

【阅读练习】

9.文章重在写泥泞,但第①②段却从北方漫长冬季里的雪着笔,为什么?

10.阅读文章②③两段,说说雪的“美丽”和“丑陋”的含义是什么?

11.对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12.文章第⑥段说作者在融雪的季节,走在农贸市场久违的泥泞路上.为什么会陷人另一种怀想?

13.有人说,春日雪后的泥泞脏乱不堪,我讨厌它;有人说,春日雪后的泥泞浑然天成,我喜欢它。你赞成哪一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9.(3分)从雷着笔是为了写初春雷后的泥泞,为后文写泥泞作铺垫。

说明:大意紧扣“铺垫”或“引出下文”方可得分。

10.(2分)美丽:冰清玉洁或“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1分);丑陋:雪融化后呈现出来的乡村自然景象(1分)。

说明:答对一点给l分,大意正确即可。

11.(3分)①泥泞带来了质朴自然的乡村信息(1分);②泥泞诞生了跋涉者,它给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给苦难者以和平和勇气(1分);③一个民族经过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1分)。

说明:答对一点给l分,大意正确即可。

12.(3分)①在作者看来,远离了泥泞,就如无根的浮萍,虽然惬意,却倍感失落(1分);②泥泞虽然“肮脏”,即使跋涉艰难,却显得厚重(1分);③泥泞让我们记住了历史和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1分)。

说明:答对一点给l分,大意正确即可。

13.(2分)开放题,有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即可得分。

篇5:迟子建《寻石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15.以抓白定趣事引出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16.A鸡“叽叽咯咯”地叫着,运用拟声词,使读者如闻其声,语言生动;石头好像它下的“蛋”,富于想象力。它们都写出了儿童特有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充满童趣。

B天真的人总有奇思妙想,居然相信石头的传说,并且还推理说自己也不蠢,“理直气壮”回家了,充满童真。

17.提示:这道题有不少考生是理解不到位的。原文中也似乎没有太多对“渔人”和“赤脚医生”的描写提示。但细心的考生应会注意到下面两组句子的不同:

第一组:

他问我来这里干什么

他问我一个小孩子这么早出来干什么

第二组:

他问我来这里干什么

他问我一个小女孩走这么远的路来这里干什么

所以,石头传说的作用,是成年人含蓄地把对小女孩的担心巧妙的说出来,说得不动声色。

大人们看到一个小女孩大老早下河里找石头、大老远上山去找石头,意识到会有危险,巧妙地编造传说让“我”回家。

18.无知者无畏。小女孩在经历了家里砸石头及听到两个石头的传说后,幼稚的心灵里立下壮志,希望做一个不怕风雨、有追求(原文有“听风雨”)的人,让生活更有意义(原文有“亲吻”)。

篇6:迟子建《寻石记》阅读练习及答案

15.本文开头写“抓白军”游戏,其作用是_____。(3分)

16.任选一句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4分)

A.有的时候鸡也会跳上去,在上面叽叽咯咯地叫着,好像那石头是它下的蛋似的。

B.既然石头都有它们自己的来历和用场,我就空着手理直气壮地回家了。

17.第⑥⑦段中打渔人和赤脚医生对“我”说起石头的传说,其目的是什么?(4分)

18.结合全文,谈谈第⑩段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篇7:迟子建枕边的夜莺阅读练习及答案

迟子建枕边的夜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17~21题。(17分)

枕边的夜莺

迟子建

⑴我喜欢躺着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已有二十多年了,从枕边掠过的书,自然是少不了的。

⑵十七八岁,我读师专的时候,开始了真正的读书。每到寒暑假,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躺在故乡的火炕上看书。至于读了些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读书的氛围却历历在目。夏天时,闻够了墨香,我会敞开窗子,嗅花圃搅起的一波一波的香气;冬天时,窗外的北风吹得窗纸刷拉拉响,我便把书页也翻得刷拉拉响。疲倦的时候,我会撇下书,趴在窗台看风景。窗外的园田被雪花装点得一片洁白,像是老天铺下来的一张纸。

⑶如果说枕头是花托的话,那么书籍就是花瓣。花托只有一个,花瓣却是层层叠叠的。每一本看过的书,都是一片谢了的花瓣。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

⑷这二十多年来,不管我的读书趣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一类书始终横在我的枕畔,就像一个永不破碎的梦,那就是古诗词。夜晚,读几首喜欢的诗词,就像吃了可口的夜宵,入睡时心里暖暖的。

⑸我最喜欢的词人,是辛弃疾。一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让我对他的词永生爱意,《稼轩集》便是百读不厌的了。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李煜、纳兰性德、温庭筠、黄庭坚、范仲淹,也都令我喜爱。有的时候,读到动心处,我会忍不住低声吟诵出来,好像不经过如此“咀嚼”,就愧对了这甘美至极的“食粮”似的。

⑹我父亲最推崇的诗人,就是曹植了。因为爱极了他的《洛神赋》,我一出生,父亲就把“子建”的名字给了我。长大成人后,我不止一次读过《洛神赋》,总觉得它的'辞藻过于华丽,浓艳得有点让人眼晕。直到前几年,我的个人生活遭遇变故,再读《洛神赋》,读出了一种朴素而凄清的美!洛水上的神仙宓妃,惊 鸿一现,顷刻间就化做烟波了。“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恨人神之道殊兮”,这才是曹植最想表达的。他以短短一曲《洛神赋》,写出了爱情的短暂,圣洁,美好,写出了世事的无常。我真的没有想到,曹植在诗中所描述的一切,正是我此刻的感悟,原来父亲早就知道,幻影才是永恒的啊!所以现在读《洛神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⑺中国的古典诗词,意境优美,禅意深厚,能够开启心智。当你愤慨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却又无可奈何时,读一读黄庭坚的“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你就会获得解脱。而当你意志消沉、黯然神伤时,读一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你就会觉得所有的不快都是过眼云烟。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古诗词就是我枕畔的《圣经》。

⑻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杜甫评价李白时,曾满怀怜惜和愤懑地写道:“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而这是那个时代 大多数诗人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个人的生死,在他们眼里,不过草芥,所以他们的诗词才有着大悲悯、大哀愁,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

⑼无论是读书还是写作,我们都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喧嚣时刻。能够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在读书中去伪求真,去芜存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的枕畔,也曾有过名声显赫却难以卒读的书,但它们很快就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能够留下的,是鲁迅,是《红楼梦》,是《牡丹亭》《聊斋志异》,是雨果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等等,这些人的书和作品可以一读再读。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

⑽我常想,我枕边的一册册古诗词,就是一只只夜莺,它们栖息在书林中,婉转地歌唱。它们清新、湿润,宛如上天撒向尘世的一场宜人的夜露。

17、作者以“枕边的夜莺”为题,有什么特色与效果?(3分)

18、根据上下文说说划线句“有的花瓣可以当做标本,作为永久的珍藏;有的则因着庸常,随着风雨化做泥了”的作用。(4分)

19、根据上下文意,简要赏析划线句“它们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旧,它们是日出,每一次出现都是夺目的”。(3分)

20、作者写道:“这些伟大的诗人,之所以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词句,在于他们有着对黑暗永不妥协的精神。他们高洁的灵魂,使个人的不幸得到了升华。”写出一个你印象中这样的伟大诗人及其诗作中能体现其灵魂高洁的诗句。(3分)

21、作者说“这也是我深深喜爱他们的原因”,结合全文,说说其中的原因指的是什么?(4分)

答案:

17.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诗词比作夜莺,形象地写出了古诗词优美的意境,生动地表现写出阅读古诗词给予自己的美好的精神享受与诗意情怀的熏陶。

18、写出作者对阅读有自己的认识和独到评价,表达出对好书的喜爱之情和对庸常作品的鄙弃。(2分)从结构上与第⑼段内容相呼应,强调了好书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2分)

19、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把优秀的作品比作日出(1分),形象地体现出优秀作品影响范围深广,感染力的强大。

20、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 ―粉身粹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1.丰富了我的生活;愉悦了我的精神;开启了我的心智;提升人的境界;具有永恒的价值。(写出其中四点得满分)

篇8:迟子建作品《哑巴与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7.第⑵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悠然 B.茫然 C.欣然 D.昂然

8.简析第⑷段画线句的语言表达效果。 (3分)

9.请结合相关细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析老哑巴这一人物形象。(3分)

10.试析“一个永远无法在春天中歌唱的人!”这句话的含义。(3分)

11.下列对于“达子香花”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整篇文章以达子香花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脉络清晰,行文自然。

B.第⑵段中首次出现,达子香花的开放是春天来临的标志,它是“我”对童年春光回忆的重要元素,对引出老哑巴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

C.第(6)段中两次出现,是老哑巴命运发生变化的重要契机,美丽的达子香花,见证了爱花的老哑巴在众人眼中的可有可无的悲惨命运。

D.第⑺段达子香花再次出现,既呼应了前文,又形成强烈的映衬,美丽的达子香花依旧,而老哑巴却已在众人的冷漠和歧视中消失了,表达了“我”对老哑巴的怀念。

E.作者分别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描写达子香花,既写出了达子香花的美丽,又勾勒出了老哑巴生活的自然环境。

F.达子香花象征老哑巴,达子香花在春天静悄悄地绽放,象征着老哑巴默默无闻地为大家奉献。

12.本文与我们高中教材中学过的散文《 》有相似之处,请至少列出两点并作简要说明。(3分)

篇9:迟子建作品《哑巴与春天》阅读练习及答案

7.A(2分)

8.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在小镇上的身份、生活地位的卑微和渺小,以及在周围人的歧视下窘迫的生活状况。(比喻手法1分,抓住“脆弱”和“摧折”进行分析各1分)

9.结合第④⑥⑦段中的相关语句,从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对人物进行分析,表现了老哑巴宽厚、仁慈、善良、热爱生活,却因社会地位低下而被人忽视、遭…查看高中文学文本类阅读训练答案集100则(本份资料完整答案在第六页)…示了同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思;都运用了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的刻画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篇名1分,每一点1分)